百度大模型落地之战:三重奏响,突围在即
在大模型落地之战的喧嚣中,百度以其独特的策略与实力,逐渐崭露头角。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的亮眼数据,无疑为百度在大模型领域的突围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降价与实力:调用量激增的双重引擎
百度Q2财报最引人注目的,莫过于文心大模型调用量的猛烈增长。日调用量超6亿,日均处理tokens文本数超一万亿,这样的数据无疑彰显了百度在大模型应用领域的强劲势头。而这背后,百度的降价策略功不可没。从ERNIE系列模型预置服务的免费,到旗舰模型ERNIE 4.0、ERNIE 3.5价格的大幅压低,百度以近乎决绝的让利方式,吸引了大量用户的涌入。
然而,降价并非百度大模型脱颖而出的唯一原因。更先进的全栈AI技术力,才是百度敢于如此降价的底气。文心大模型自诞生以来,便紧追时代潮流,不断提升训练效率和推理能力,同时降低推理成本。这样的技术实力,使得百度大模型在应用中更加“可用”和“好用”,从而赢得了用户的青睐。
云业务增长:MaaS模式与工具链升级的双重驱动
AI的迅速发展,为百度云业务带来了持续增长的动力。Q2季度,百度智能云营收51亿元,同比增长14%,AI收入占比9%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百度大模型的助力。作为一张名片,优秀的大模型推动了与之紧密结合的云业务的增长。
在云业务方面,百度不仅依靠大模型吸引了众多客户,还通过模型即服务(MaaS)的模式,为百度云增长带来了新的增量。据IDC最新报告,百度智能云在2023年中国大模型平台市场份额位居第一。同时,在国内近260个已公告中标的大模型项目中,百度也领跑中标单位排行。
为了让客户更加感受到大模型的“可用”和“好用”,百度还在大模型工具链上进行了深耕升级。从模型精调的角度上,百度推出了混合文心大模型高质量数据功能,帮助用户精调出更稳定、效果更好的行业专属大模型。在AI原生应用开发方面,百度也解决了客户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,提升了大模型的可用性。
产品模式重构:观世界,也见自己
百度在大模型领域的突围之路,不仅仅体现在数据和业务的增长上,更体现在其产品模式的重构上。李彦宏曾豪言要用文心大模型重构百度旗下所有产品,而搜索作为百度的大本营,首当其冲。
目前,已有18%的搜索结果由AI生成,为用户提供更准确和直接的结果。这一变化恰好印证了百度在一年前提出的“新搜索”概念。而智能体作为新搜索中的关键一环,也在百度搜索结果中加快分发。目前,百度的智能体日均分发次数已经超800百万,是5月的两倍之多。
在智能体的赛道上,百度已经搭建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生态。开发者在文心智能体平台上制作智能体时,可灵活选择文心大模型版本进行使用。这一低门槛高天花板的特性,使得智能体规模有望类比今日繁如星海的网站,形成一个庞大的生态。
总的来说,百度在大模型落地之战中的突围之路,可谓三重奏响:降价与实力并举、云业务增长与工具链升级双重驱动、产品模式重构观世界也见自己。这三重奏不仅推动了百度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和落地,也为其他大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百度有望继续保持其在大模型领域的领先地位,并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生产力红利和创新价值。
来源:百度智能云干帆大模型平台